微生物是生物,因此会受到,温度、水分、pH值等,土壤环境的影响。
户外温度(气温),会随着不同季节,在一天之内,出现剧烈的变化。土壤下的温度(地温),也会在气温的影响下变动。与气温相比较,地温变动的幅度虽然小,但却直接影响,土壤微生物的活力。大部分土壤微生物的活力,在30~40°C最旺盛。而大部分植物,最适合的温度,在20~30°C此差异会影响土壤有机物的数量。例如在温带,这种植物的生产力,大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力的地区,土壤中的腐殖质会增加,使土壤呈现黑色。但是在热带,这种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更旺盛的地区,腐殖质不会增加,因此土壤不会变黑。空气(氧)对某些微生物来说是必需的,对某些微生物则否。但是,水,是所有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。若土壤空隙中完全没有水分,微生物便完全无法生存。但土壤空隙如果填满了水,则只有不需要氧气的厌氧菌,可以生存。厌氧菌又分为,在有氧气的环境中依然可以活动的兼性厌氧菌,以及只要有氧气就无法生存的绝对厌氧菌。对土壤的物质代谢,最有影响力的是,好氧菌。它们在土壤空隙的50~60%充满水分的时候,活力最旺盛。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喜好,中性的pH值。但随着微生物种类的不同,最适合的pH值也会有所差异。一般认为,细菌和放线菌喜好 6~7.5pH 的中性,丝状真菌喜好 5~6pH 的弱酸性,但也有像乳酸菌,这种喜欢强酸性的细菌。虽然我们看不见,也搞不清,大多数的土壤微生物,但是我们却能够,通过嗅觉,感知它们的存在。所谓的“ 泥土的芬芳“,就是土壤微生物所散发的味道。健康的土壤,它的 “土味” 的确是芬芳的。相反,经过消毒,或者太湿、太干,等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土壤,闻起来则有苦味,不为人所喜爱。或许,人类根据长久以来,从事狩猎,采集和农耕活动的经验,已经可以,通过嗅觉来辨认,土壤的肥沃与否。
也就在我们不经意之间,和土壤里这些,看不见的生命,有了连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