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中的有机物,有活着的生物,和活着的植物(的根)。除此以外的有机物,称作 ”土壤有机物“。
土壤有机物,可分为生物遗体(新鲜有机物),与其分解物 (非腐殖质物质),以及土壤中原有的,暗色无定形状态的,高分子化合物 — “腐殖质物质”上述物质,复杂的结合之后,便形成了,腐殖质它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形式。
根据溶解性,腐殖质可分为三类:
腐殖素 (Humin,又称 胡敏素)
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
腐殖酸 (HA, 又称 胡敏酸)
只溶于碱不溶于酸
黄腐酸 (FA,又称 富里酸)
既溶于酸又溶于碱
腐殖质的生成,需要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
淀粉、糖类、氨基酸等,低分子有机物,会先被土壤微生物分解,形成二氧化碳、水和氨等。这种分解作用,在土壤中要花上几天,才能完成。在水田等厌氧条件下,有时会生成有机酸,更进一步形成甲烷。
第二阶段
土壤微生物分解的,是高分子化合物。这个过程将会花上数月。首先是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,再变成二氧化碳、水和氨。氨基酸和蛋白质所生成的氨,大部分都被微生物吸收,作为构成菌体的成分。接着是属于纤维成分的,半纤维素与纤维素被分解,先变成糖类、有机酸,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。最后被分解的是木质素。木质素是微生物最难以分解的物质。
第三阶段
需要经历数年的时间。木质素被分解后,会形成多酚和醌化合物。这些物质在土壤中,因为氧化作用,及蛋白质分解物的,聚合、缩合,渐渐变成,拥有复杂构造的,腐殖质。 腐殖质逐渐蓄积在土壤中,打造肥沃的土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