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面上土壤的形成实际上只是规模的不同而异,岩石风化后,不久就产生了植物群落。
土壤形成以后随着消失,消失以后又再次在地球上出现,随之地球上的生物也同时连续不断地产生出来。
从苔藓开始,逐渐地随着高等植物的生长而形成了土壤。首先形成了原野,接着植株高的植物占优势而成为杂树林。 和在地面上植物群落变化的同时,在地面下,由于植物根的活动和腐殖质逐渐增加而形成了土壤,因而地下岩层逐渐变为土层。另外,若从地球整体成土过程来看,土壤要经过不断地产生、消失和再产生的反复过程。通过几百万年至几亿年的周期,土壤一面在地表显露出来,一面深入到地壳以内。我们日常所遇到的冲积土和洪积土,就是这种运动的一种模式产物。
总之,冲积土和洪积土是已经出现的土,经过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。然而在这些土中仍然含有岩石和矿物的碎屑和细粒。为了要形成土壤,必须要在上面生长植物,植物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。这也就是说,土壤的形成,是巨大的地球运动中的一环,如果没有生物的作用,就既不能形成土壤,也不能继续生存和变化。也有一个时期认为土壤是岩石碎裂后所生成的最终产物,土壤是静止不变的物质。可是,由于参与了生物的活动,土壤继续不断的变化着,今后也将继续变化着,它是活动的物质。特别是经营农业的土壤,一面由于作物的根引起化学变化,一面由于施用有机物和化学肥料,而引起惊人的显著变化,当大家仔细观察土壤时,就可以发现土壤有千差万别的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