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,我们很熟悉,又很陌生。因为我们并不了解。看似死气沉沉的土壤,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。因为,这里,栖息着各种生物
它们分解进入土壤的有机物,进行各种物质转换,就连二氧化碳和矿物质,都可以分解,从而 净化土壤。除此之外,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阶段,土壤生物肩负着 土壤生成 的责任。它们溶解土壤矿物,生成腐殖质,等到土壤生成之后,还可以 提升土壤的肥沃度,提供作物养分,成为作物生产的基础。
粘土矿物,会因腐殖质而结合,形成 团粒。而土壤微生物,则利用空隙中的空气和水,栖息在土壤里。土壤中的生物,因为体积较小,
所以数量非常多。一克土壤( 干土)里,约有 一亿 微生物。一般认为,土壤生物,在旱田土壤中,大约有70%为丝状真菌,25%为细菌,放射菌,剩下的5%为土壤动物。在水田土壤中,藻类和原生动物会增加,丝状真菌则会减少。
1. 土壤动物
土壤动物,有各种大小,但基本上,可以被我们的肉眼看到。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,蚯蚓和线虫。
(1)蚯蚓
蚯蚓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与化学性,使土壤变得更适合作物生长。蚯蚓数量多的土壤,就是有机物丰富的肥沃土壤。缺点是蚯蚓的数量增加了,以蚯蚓为食的鼹鼠也会跟着增加。
(2)线虫
以土壤有机物或微生物为食,捕食过多的土壤病原真菌,可以防止土壤病害的发生和传播。但是,线虫中也有害群之马,如根腐线虫,
它寄生在植物根部,妨碍作物生长。
其它主要成员还有
(3)跳虫
(4) 壁虱
2 土壤微生物
土壤微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:
细菌,放射菌,丝状真菌,藻类,原生动物。
(1) 原生动物
(2) 藻类
(3) 细菌 (bacteria)
土壤中最小的生物,只有数微米以下。数量却是最多的。在耕地土壤中,每1克表层土壤里,有时可多达一亿。细菌对物质循环有很大帮助。通过分解有机物,进行碳循环。通过硝化作用与脱氮作用,进行氮循环。
(4) 丝状真菌
形态多种多样,蕈菇与酵母也属于此类。丝状真菌是由菌丝和孢子组成,菌丝的大小约为直径3~10微米,比细菌大。丝状真菌的数量虽然比细菌少,但是因为拥有长长的菌丝,所以重量远比细菌重。丝状真菌对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贡献最大。
(5) 放射菌
具有介于细菌与真菌中间的形态与性质,属于微生物,被归为细菌类。放射菌对分解有机物贡献良多,也会生产许多特殊有机物,如:生长刺激质、维生素、抗菌素及挥发物质等。因此经常被用来当作微生物资材。这些微生物,会随着土壤环境,产生各种变化。例如水田,因为淹水而氧气供应量受到限制,丝状真菌和放射菌就会减少,细菌,藻类以及厌氧菌便会增加。